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 第170章 首辅去世!摊丁入亩?!

第170章 首辅去世!摊丁入亩?!

第170章 首辅去世!摊丁入亩?! (第1/2页)

【靖平十四年,十二月。】
  
  【首辅去世。】
  
  【这位从冤句县外的村子开始。】
  
  【就一直追随着陈怀信的老臣。】
  
  【终究是。】
  
  【没能挺过这个冬日。】
  
  【霎时。】
  
  【朝野震动。】
  
  【举国哀悼。】
  
  【陈怀信赐谥号文正。】
  
  【并亲自参与其葬礼。】
  
  【其身被葬于帝陵旁。】
  
  【“父亲曾言。”】
  
  【“希望能够一直看着,煜国江山社稷日益昌盛。”】
  
  【“如今能葬于帝陵旁,也算是了却了他的心愿。”】
  
  【“草民,谢陛下隆恩。”】
  
  【首辅的儿子对着陈怀信说道。】
  
  【他并没有任何官身,也因为读书不成,便一直被首辅要求,在家中安分守己,耕作度日平静生活。】
  
  【他也一直听从着自己父亲的嘱咐,直到今日才离开家乡,出现在长安城,代父亲拜谢陛下与生前的同僚。】
  
  【陈怀信脸色平静,安抚其几句,等离开之后,才长叹了口气。】
  
  【“难怪古今帝王都想要长生。”】
  
  【“这岁月之侵蚀。”】
  
  【“这时光之无情。”】
  
  【“真是……唉。”】
  
  【陈怀信摇着头。】
  
  【朝中众臣的情绪也都低沉着。】
  
  【这些年来。】
  
  【倒也不是没有臣子去世。】
  
  【甚至还有将领死在战场之中。】
  
  【但是。】
  
  【像是首辅这种身份地位的、与他们从冤句县外开始、便追随着陈怀信的老臣的去世、还是让他们感到浓浓的悲伤。】
  
  【即便是那些归降的臣子,此刻也都忍不住叹息。】
  
  【“其家人一直在老家生活?”】
  
  【“除了其夫人陪伴在长安城外,其余子孙家眷,全都在老家鲜少离开。”】
  
  【“让当地官府平日多照料一二吧。”】
  
  【陈怀信看向了次辅。】
  
  【或者说。】
  
  【自从老首辅去世后,他便是新的首辅。】
  
  【这也是老首辅所推举、并且培养了许久的人。】
  
  【新首辅点了点头。】
  
  【哪怕众臣都知道,这样的安排,可能会让老首辅家人在当地的地位超然,但从老首辅家人平日的表现来看,他们也值得被这样优待。】
  
  【等到老首辅的事情渐渐平复后。】
  
  【新首辅也汇报着这段时间之事。】
  
  【“对于教育改革的准备。”】
  
  【“首辅大人已经做好了。”】
  
  【“无论是书籍。”】
  
  【“还是教书先生。”】
  
  【“只需要个三五年便能安排妥当。”】
  
  【新首辅开口说道。】
  
  【这是老首辅生前亲自操劳的最后一件事。】
  
  【至于其他的,比如西南地区本地高产作物的种植,比如草原生产建设军队的家属安排,比如佛道两教的交流等等,这些已经早早的就被转移到新首辅手中了。】
  
  【也许是因为老首辅已经感觉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所以才会如此果断的,便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后继者。】
  
  【丝毫没有那种人越老,越临近死亡,就越抓紧权力的想法。】
  
  【这也让煜国的运转,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或许。”】
  
  【“老首辅并不想看到。”】
  
  【“因为自己的去世而影响了煜国的发展。”】
  
  【“毕竟他可是曾为这片江山呕心沥血啊。”】
  
  【陈怀信明白了老首辅的想法。】
  
  【而对于新首辅的汇报。】
  
  【他也是认真的交流着。】
  
  【等到一段时间后。】
  
  【他也大概知晓了。】
  
  【这个新首辅的性格。】
  
  【“相比与老首辅。”】
  
  【“新首辅会更保守一点。”】
  
  【“老首辅虽然也很谨慎。”】
  
  【“可当发现某些政策,可以先行尝试以辨成效,比如示范区模式,他就会变得稍微激进一点,去试试究竟哪种政策比较合适。”】
  
  【“而新首辅则不会这样,他只会希望能够保持江山平稳,保持住如今煜国的上升势头,不太愿意去做冒险之事。”】
  
  【陈怀信有所明悟。】
  
  【他知道。】
  
  【新首辅是老首辅所推举与培养的人。】
  
  【而老首辅之所以会觉得,这样的人适合接替自己的工作,可能也是觉得如今的煜国,发展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他的性格或许难以做出太大的成就,但是让江山社稷保持稳定,让如今的势头不会断掉,还是没有问题的。】
  
  【“老首辅是希望煜国能够多积累一段时间吗?”】
  
  【陈怀信在心中想着。】
  
  【他接受了老首辅的好意,因为新首辅的年龄,其实也不算太小了。】
  
  【而且最近这几年,哪怕是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也不太可能会给他们造成太大影响,所以发展与积累的确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
  
  【在安排完工作后。】
  
  【看着新首辅准备离开大殿。】
  
  【陈怀信忽然开口叫住了他。】
  
  【“关于老首辅的一些事迹,可以刊登在朝廷报纸之上。”】
  
  【“陛下?”】
  
  【“虽说人死如灯灭,应该要向前看,不该过多回头。”】
  
  【“但让他能够活在百姓的记忆之中,让后代子孙能够记住他,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也算是……一直有人在缅怀他吧。”】
  
  ……
  
  金銮殿里。
  
  看着首辅的逝世。
  
  王千禾叹了口气。
  
  他当然知道。
  
  生老病死。
  
  无可避免!
  
  可当那一同创立了煜国的首辅,在这年末的最冷一月去世的时候,他的心中还是产生了一丝可惜。
  
  “但是。”
  
  “在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后。”
  
  “依然坚持着将最后的事情给做完。”
  
  “他对于煜国的感情,丝毫不比陈怀信弱。”
  
  “这……便是开国功臣?”
  
  王千禾在心中想着。
  
  不过。
  
  在看到了。
  
  那陈怀信对于老首辅的安排。
  
  尤其是在赐予文正谥号之后。
  
  还让朝廷报纸宣传他的事迹、让他能够永存百姓心中。
  
  这让他的脸上顿时浮现了几分羡慕。
  
  “文正呀。”
  
  “古往今来。”
  
  “又有几个文臣能够得到呢?”
  
  “那宣传事迹更是让他的印象,能够更深刻的留在百姓心中。”
  
  “而不是青史之上空荡荡的一个名字!”
  
  王千禾感慨的说道。
  
  周围的其他臣子们。
  
  如今也都是艳羡之色。
  
  他们其实都很清楚,哪怕是自己去世,也不可能得到文正的谥号,甚至连名留青史,恐怕都不太可能!
  
  “但是。”
  
  “依靠报纸的不断宣传。”
  
  “依靠朝廷的不断传播。”
  
  “这是不是也有可能让我们……能够被后代子孙所记住呢?!”
  
  这些官员们的心中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而当他们细想之后。
  
  发现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为百姓所能够知晓的事情太少。”
  
  “只要有人反复不断的说同一件事。”
  
  “是很有可能让他们代代相传下去!”
  
  “从而达到另一种意义上的……名留青史!”
  
  想到这里。
  
  这些官员们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若非是现在承国的国力不是非常足够
  
  他们都已经有人上奏陛下,等推演结束后就创办报纸了!
  
  至于创办后的报纸,究竟是朝廷掌握舆论的利器,亦或者是被他们所操控着、利用着的武器,那就不得而知了!
  
  哪怕是世家官员,此时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帮助朝廷创办报纸的想法!
  
  虽然说。
  
  他们的确有那个财力。
  
  能够将报纸创办起来。
  
  可他们毕竟只是世家、威望比起朝廷还是差上不少、报纸若是由朝廷所创办、其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大!
  
  只不过。
  
  姬清珞似乎看出了他们的打算。
  
  她那冰冷的视线从众臣身上扫过,哪怕一句话也没有说,可是从那眼神之中,就已经能够看出,她究竟想要说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