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299.当掌声响起

299.当掌声响起

299.当掌声响起 (第2/2页)

在网上大家都侃得头头是道,各种指点江山,可见面时都显得有些拘谨,言辞话语收敛了许多。
  
  副群主是个妹子,长得确实漂亮,平时在群里也非常活跃,对于古典音乐有一定见解但不高,深受一众男群友吹捧,反正秦勇没什么兴趣。
  
  那天见气氛不太活跃,妹子就挑头活跃气氛,说自己最近在听勋伯格,迷得不行。
  
  秦勇起初没觉得有什么,尽管这妹子成天在群里说自己多么喜欢肖邦老柴,推荐音乐也都是些古典音乐史里的“扛鼎旋律作品”。
  
  夸张点说,妹子推荐的那些作品,狗听到都得跟着晃两下。
  
  结果一见面,直接跳到勋伯格了。
  
  这接受程度跨度之大,就像从小学直接蹦到高中,毫不夸张。
  
  可以,喜欢就听呗。
  
  然后一众男群友开始了,跟着妹子的脚步,一个个二十世纪中期作曲家的名字往外蹦,一首首标题音乐描述得有声有色。
  
  秦勇不是怀疑,特么的,讲真昂,他学了三十多年音乐,听了三十多年古典音乐,从五线谱开始学起,到最后写了一篇关于整个二十世纪音乐特征的论文。
  
  从表现主义民族主义到第三潮流拼贴音乐,他自认自己算得上是极有耐心且能从一定专业程度来分析这一时期的音乐特点和形成。
  
  换种说法,即便他觉得难以下咽,但他还是知道从什么角度去听。
  
  他是个指挥!这是他三十多年积累下的专业素养!
  
  他只能说这帮群友实在是太厉害了。
  
  行吧,听你们说,至少除了音乐学和作曲系那帮忙着写毕业论文的人以外,还有人愿意聊这些。
  
  他觉得挺好,当然,他也知道,众人在这个话题里聊不了两句,为啥呢,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这天怎么往下聊。
  
  果然如他所料,很快话题就回到了1800年左右。
  
  这就对了嘛。
  
  秦勇并不苛刻,他只是觉得大家都是因为喜欢听古典音乐凑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所以没必要搞得和学术讨论似的,对不对。
  
  想搞也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不行吗?
  
  但他还是低估了这群人对于聆听古典音乐这件事的态度。
  
  中间大家纷纷说到自己最喜欢的作曲家,喜欢肖邦老柴的居多,也有说巴赫的,马勒的,还有肖斯塔科维奇,拉赫玛尼诺夫的,气氛非常好,好像大家彼此之间都很欣赏对方的品位。
  
  轮到秦勇,秦勇说舒伯特,他这一张口,他立马就察觉到了一些人的异样眼光,那目光就好像是在说这个大叔的口味,呵呵呵。
  
  没关系,反正秦勇就是陪朋友来的,大家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他也没有下一次。
  
  结果轮到一个在群里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小男生,看着二十出头的模样,说自己最喜欢莫扎特。
  
  秦勇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答案让小男生成了焦点,引起了“群嘲”。
  
  就好像听莫扎特喜欢莫扎特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每个人都像是想对此评论两句,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格调。
  
  秦勇当时只觉有些悲哀,这些年轻人的学历都不低。
  
  思想却如此狭隘。
  
  他不相信喜欢肖邦老柴的会不喜欢莫扎特。
  
  他们难道不知道肖邦的偶像是莫扎特吗?
  
  他们难道不知道柴可夫斯基把莫扎特第四十一号交响曲称为奇迹吗?
  
  就算做不到爱屋及乌,就算品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进化。
  
  但是学会加减乘除之后就应该忽视123的存在吗?
  
  最后,不管是穆扎,还是莫扎特,他的音乐真的不够动听吗?
  
  不该。
  
  在这个物质最丰硕、精神最贫瘠的时代,自我标榜已经变得像食物一样不可或缺。
  
  音乐作为全世界的公共语言也不能独善其身,它可以与一切话题挂钩,并作为一种独特的品位符号而独立存在,甚至升华。
  
  因为语言的尽头,是doremi。
  
  到了这里,媒体的功劳也就随之显现。
  
  因为莫扎特的故事,是特么的神童,是天才,而莫扎特的气质,是逗比,甚至在一些人的嘴里是普鲁东。
  
  前者来自课本,后两者来自哪里?
  
  秦勇算得上国内头一批接受正规古典音乐教育的人群,那会儿多单纯,小步舞曲就是小步舞曲,练习曲就是练习曲,贝多芬就是贝多芬,肖邦就是肖邦。
  
  秦勇知道自己和老柴的趋向一致都是高中的事情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古典音乐以高速传进千家万户。
  
  听不懂啊,但新潮嘛。
  
  音乐听不懂,故事总能听懂。
  
  于是渐渐地,这些个音乐家的故事就变得比他们音乐本身还要有趣了。
  
  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听故事。
  
  但大家似乎只喜欢自己喜欢的故事,喜欢身边没有的故事。
  
  我们周围不缺神童,不缺天才,甚至排斥神童,排斥天才,我们都爱逗比,但我们身边又根本不缺逗比。
  
  我们缺少的是远在天边的云雨。
  
  肖邦的故事元素是什么?
  
  是美丽,是云愁,是独秀,是伤感,是逃亡的一生,是爱而不得的一生。
  
  李斯特的故事元素是什么?
  
  是钢琴之王,是天生下凡,是迷倒众生,是晚年的二十一门徒,是统治后世钢琴演奏技法的通天教主。
  
  相比之下,除了开发智力,莫扎特还有什么值得挖掘的卖点。
  
  于是部分人听肖邦,就成了听小资的说说,听李斯特,就成了听炫技的狂魔。
  
  听莫扎特?听什么?听神童的故事?
  
  有人要问秦勇了,没故事不能听音乐吗?
  
  秦勇得说当然可以,听不听得懂,都欢迎伱听,甚至不用去考虑听不听得懂,觉得什么好听,你就听什么。
  
  有的人明明听不懂,又非得装懂,说不清楚doremi,就只能说一二三,还是道听途说的一二三,让人反胃口。
  
  还有人得问,不会真的有人以听某些作曲家的音乐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吧?
  
  秦勇教你个办法,以后真碰到交流古典音乐的,若有好事之人问你平时听谁的作品,你就说多美尼格.阿尔贝蒂,你看看对方的反应。
  
  就连之前某团首演布鲁克纳第X号交响曲也被各路媒体大肆宣扬,或许,或许,或许这里有资本的影子在作祟。
  
  所以,所以,所以在今天,在蓉城,在西南地区最大的古典音乐节的首届系列演出中,能听到这样一个莫扎特专场,能听到这样一首k414,是一件多么难得、又多么幸运的事情。
  
  秦勇敬佩舞台上的每一位参演人员。
  
  更敬佩方永波的决心,话就到这。
  
  随着罗霄然之后,他起身鼓掌。
  
  “哗——————————”
  
  -
  
  掌声响起,谁也不会他停下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