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未婚夫偏爱傲骨,我转身嫁他三叔 > 第129章 流民入京

第129章 流民入京

第129章 流民入京 (第2/2页)

路上,崔颢语气沉重地说道:“越亲王,此次灾民大量涌入京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库空虚,赈灾措施不足,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越亲王忍不住问道:“虽说咱们京卫并不直接负责赈灾之事,但我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你就如实说吧。”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已经极为熟稔,崔颢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眼下现状,主要是朝廷过于厚待宗室和士绅,每年的国库收入,有三成都用来供养宗室。而且宗室、官员和士绅不用纳税,他们名下土地也无需向朝廷缴税。如此一来,导致宗室和士绅想方设法抢夺肥沃富饶的土地。地方官员难以干涉,便将税收压力转嫁到百姓身上。一旦遇到灾年,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只能将土地抛荒,靠四处流浪乞讨为生。”
  
  听完这番话,越王陷入了沉思之中,好一会儿才说道:“这种情况,想必户部和各州府心里都很清楚,却没人敢提出来。谁敢站出来说话,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将成为宗室和士绅口诛笔伐的对象。朝堂争论这么多日,却始终未能得出结果,想来就是这个原因。”
  
  他看了眼崔颢,眼神深邃而复杂,好半晌才说道:“我不过是个闲散王爷,实在不宜过多地插手这些事。过一会儿,我会向皇兄进言,提议增设赈灾粥棚和流民庇护所,以缓解当前的困境。至于其他事情,你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吧。”
  
  崔颢点了点头,“当作不知道”,那便是会发生什么,越亲王定不会袖手旁观。
  
  越亲王先是面见了弘治帝,将利害关系讲清楚,恳求朝廷放粮赈灾。
  
  弘治帝听后大为认同,京城若是乱起来,第一个寝食难安的就是他。
  
  当天下午,朝廷便派遣官员在城外放粮施粥建屋舍。
  
  隔日,越王妃借着给女儿请封的机会,觐见了皇后娘娘。
  
  几日后,太子便携带府官在朝堂上联名上奏,要求宗室、士大夫和士绅名下田产土地必须缴纳赋税。
  
  这个突如其来的请奏犹如惊雷,瞬间在大殿引发了轩然大波。
  
  众人议论纷纷,各种争论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下午。
  
  最终,弘治帝力排众议,拍案决定,宗室、士大夫和士绅名下的田产土地均要缴纳半成的赋税,以充实国库。
  
  与此同时,弘治帝还命令太子率监察御史对宗室、士大夫和士绅名下土地进行全面核实,坚决杜绝以荒地遮掩良田,混淆视听,逃税漏税。
  
  朝堂之上,赈灾政策源源不断出台,但京城却又掀起另外一场风波。
  
  以佟筱惠为首的部分贵女,为博得好名声,也纷纷效仿朝廷做法,在各自府邸门口设立起了施粥棚。
  
  各府的粥相比城外的粥更加厚实,导致原本已经在城外安顿下来的灾民们又开始大量涌入城内。
  
  不仅如此,其他州府的灾民们听闻这个消息,也赶来京城,使得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再次陷入一片混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的粮价也开始跟着大幅度上涨,从最初的四十文一斗,一路攀升至六十文、八十文,最终竟然涨至一百文一斗!
  
  到了十月份,粮价更是令人咋舌,直接飙升到三百文一斗!
  
  面对高昂的粮价,京城的百姓也无力购买,均前往各个赈灾粥棚讨饭吃。
  
  城外难民围城,城内也乱成一团,整个京城不得不进入戒严状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